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时事>正文

专家谈丨吴南:黄帝公祭促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发布日期:2023-04-04 10:07:17 阅读量:2275

编者按: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制衣冠、建舟车、协音律、创医学……华夏文明自黄帝始,黄帝陵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维系着华夏儿女深挚的民族情结。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至,西部网《专家谈》栏目特别开设黄陵祭祖专题文集,邀请陕西省社科院、高校学者与您一起畅聊黄帝文化,寻迹华夏根脉。

黄帝是全球华人共同的先祖,黄帝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黄帝公祭是滋养中华民族精神认同与实践的重要方式,尽管其历经数千年,但其核心功能与本质从未改变,对传承华夏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加强海内外华人的团结等具有重大意义。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公祭活动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活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有利于赓续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和构筑精神谱系,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力量和传播中国价值。

黄帝陵是纪念全国性大事的最重要平台,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历史影响力,并且得到全球华人认可。自古以来,黄帝公祭一直是缅怀祖德、凝聚共识、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的全民信仰活动。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祭祀黄帝的圣地,保护、利用、开发黄帝的文化价值,有利于重新认识、定位及提高陕西在全国、全世界的文化地位。

黄帝公祭文化活动除了历史价值的现代化应用,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功能的发挥。

社会构成展示整合—激励功能。1937年清明节,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共祭黄帝。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黄陵祭祀具有整合多元政治力量、展示自身正当性的象征意义,同时在文化观念上延续了祖先崇拜的本土传统。香港回归,1998在黄帝陵立碑纪念。澳门回归,2000年也在黄帝陵立碑纪念。

社会过程理解传承—维护功能。数千年的黄陵公祭作为根文化维系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清明节的公祭,象征万物复苏,节气寓意与公祭精神节点相融合,祭祀祖先,慎终追远,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特征的内生动力。

社会后果揭示引导—治理功能。黄帝陵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持续引导着社会发展。黄陵公祭蕴含着“孝”文化理念。中国自古就对“孝”道很重视。孝道,可以说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及治国原则。黄陵公祭有利于引导社会观念及行为,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良性运行。

社会变迁分析适应—转化功能。祭祖是一切人都生存于群体之中的普遍共同体观念的体现,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秩序、国家制度再生产的主体,它创建、体现并延续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历代祖先的智慧。“慎终追远”赋予了祖先崇拜精神象征意义。

从全国来看,陕西省是公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以黄帝陵为主,还有炎帝陵、华胥陵、周公庙、仓颉庙等等,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蕴含有鲜活的文化基因。

我们有责任发挥资源优势,阐释黄帝公祭的历史与时代价值。特别是“新时代”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祖德信仰”,强化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部网)

编辑:李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