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宝鸡之宝>正文

335字接力创作 巨幅《宝鸡赋》中的“情感密码”

发布日期:2022-10-21 16:12:40 阅读量:3397

(188金宝搏手机app 陈云哲 周育华)近日,由宝鸡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宝鸡市书法美术摄影主题创作展在宝鸡展览馆展出。本次展出的272幅作品,艺术地表达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宝鸡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城乡面貌的赞美之情。

本次展出的众多作品中,长7米、高2.5米的巨幅作品——《宝鸡赋》,以深情激昂的文字、典雅庄重的笔墨和强大的视觉冲击,令参观者盛赞不已,也在宝鸡人的朋友圈里高频出现。

图片2.png

《宝鸡赋》原文:

壮哉宝鸡,华夏王土。神鸡啼鸣,城瑞国福。东望长安,西牵丝路,北接甘陇,南襟巴蜀。龙吟秦岭,俯瞰多娇江山;祖脉炎陵,根系天下龙族。

古哉宝鸡,溯北首岭,炎帝立市,周秦建都。“中国”铭,出何尊,天青瓷,舍利骨,精绝文明瑰宝;周公庙,秦石鼓,风雅颂,关学儒,炳博人文诗书。

美哉宝鸡,山魂水韵,界分南北,天绘丹图。太白峰,嘉陵源,汤峪泉,金渭湖,满目钟灵毓秀:散关风、红河瀑,雄阁耸,金台矗,风光不尽惊殊。

盛哉宝鸡,还看今朝,文化铸魂,产业强骨。立体交通枢纽,畅通铁龙高速;集群新兴产业,荟萃企业总部。炫宝鸡制造品牌,装备中国;举航天潜海重器,钛金独步。凤香酒城,美食之都,甘乳氤氲,金果润熟,数十项载誉“国家城市”,风景独好;“九连冠”全国双拥模范,祥和永驻。

伟哉宝鸡,走进新时代;比拼争先,奋进新征途。加快建设副中心,时不我待;全力打造先行区,重任担负。“一四五十”战略实施,高质量发展伟业建树。喜迎二十大,大风雄唱;看城运勃兴,龙腾凤翥。

《宝鸡赋》由著名文化学者商子秦撰文、著名书法家李晔书写。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两位创作者,倾听他们讲述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

梦回宝鸡 反复酝酿呈精品

商子秦先生今年已经73岁,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作为知青在宝鸡下乡。后来,他先后在宝鸡市京剧团(后改为宝鸡市豫剧团)、宝鸡市文联等单位工作,于1998年调入西安市文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古典诗赋、报告文学、戏剧、歌舞、电视文艺等各个领域,深受大家喜爱。

资料图

在与记者的电话连线中,商子秦表示,《宝鸡赋》是他十几年前就创作的一篇作品。尽管已离开宝鸡20多年,但他一直在关注宝鸡的发展,也经常对《宝鸡赋》进行着修改,使其“与时俱进”。

“创作《宝鸡赋》,是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我对宝鸡这座城市的一种思念和回报。”商子秦说,此次他专门利用十几天时间,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对原来的作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资料图

“在修改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新时代宝鸡发展这个‘魂’,结合宝鸡在城市改造、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力争突出宝鸡亮点。”商子秦说,为了让作品高度凝炼,他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酝酿、打磨,最终将700多字的作品压缩到335个字。

资料图

“在宝鸡工作生活了30多年,可以说宝鸡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是在宝鸡度过的,虽然已经离开多年,但我经常在夜里梦回宝鸡。”商子秦说,今年宝鸡提出了“加快建设副中心 全力打造先行区”的目标,这让他非常欣喜,这说明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宝鸡的城市地位在不断提升。在创作《宝鸡赋》的过程中,内心也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而这种情感也自然而然地倾注到了作品里。

兼容并蓄 宝鸡元素铸书魂

记者来到李晔老师的工作室时,他正在静静地执笔书写。谈及《宝鸡赋》的创作,他深有感触。

“为了全面展示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全市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筹备这次展览的同时,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创作这幅《宝鸡赋》,并将作品尺寸确定为长7米、高2.5米,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李晔说,其实《宝鸡赋》的撰文有好多个版本,但经过反复对比,他们还是觉得商子秦先生所撰写的《宝鸡赋》更具有气势。

“商子秦先生在宝鸡工作生活过多年,他的《宝鸡赋》文采飞扬,每个文字里都流露着对宝鸡的深厚感情,读起来大气磅礴,让人深深折服。”李晔说。

在长期的书法生涯中,李晔把石鼓文、散氏盘、毛公鼎等文物上的铭文作为研习书法的经典,从中得到启迪和艺术升华。在“周金秦石”的滋养下,他的书法作品既有古朴豪迈的韵味,又充满了艺术才情和睿智。

李晔告诉记者,由于《宝鸡赋》这幅作品立意高深,而且他之前从未创作过如此大尺幅的作品,所以从开始筹划到动笔,他一直感觉很有压力。那段时间,他整天在思考,如何才能为大家呈现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在七八月份的酷暑时节,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李晔将自己反锁在工作室内,反复揣摩,一遍遍地书写不同的字体,寻找最佳的创作方式。

资料图

“最终,我选择用隶书体书写正文,因为隶书古朴厚重,端庄典雅,可以最大程度提高作品的辨识度和观赏性。”李晔告诉记者,他在隶书中融入了金文笔法,而标题“宝鸡赋”三个字,则完全采用金文笔法书写。

“金文也称钟鼎文,发现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上,它姿态优美,线条极具张力,代表着宝鸡地域文化元素,在《宝鸡赋》中彰显金文之美,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李晔说。

饱蘸翰墨  融情于笔创佳作

李晔说,从初次书写到作品最终完成,他做了十几次尝试,先是在四尺的宣纸上打了几遍小稿,后来又在与作品同规格的宣纸上书写。期间,他对整篇作品的章法以及字体的大小、行距、间距等细节做了反复的调整,力求效果达到极致。

资料图

“书法创作中,相同的字,一般要采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李晔说,《宝鸡赋》中七次出现“宝鸡”二字,他采用不同的笔法,让每一处“宝鸡”都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记者在李晔的工作室看到,墙角堆积着他创作过程中废弃的一摞草稿,足足有一米多厚,这也印证了他在该作品创作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

“平时我创作时,总喜欢一个人,这样能让我完全沉下心来。”谈起最后一稿的完成,李晔笑着对记者说,记得那天是8月19日,他一大早就来到工作室,先是喝茶、焚香、听京剧,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关上手机,提笔书写,一气呵成,写完时一看钟表,已是下午四点多,这时才感觉到自己腰酸腿麻。

创作完成后,李晔又觉得作品似乎缺点什么。经过琢磨,他在“宝鸡赋”三个字下面书写了几十个小字的题跋。

“这个题跋点出了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也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以及宝鸡这一名称的由来,能让更多人了解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李晔说,题跋的字体选用行书,颜色采用朱红色,这不仅是对整幅作品章法的补充,也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一往情深  不断超越谱新篇

“放下笔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感觉自己完成了一项历史使命。”李晔说,他将自己几十年来的艺术积淀完全融入到了《宝鸡赋》这幅作品中,力求做到守正创新,而这幅作品也让他自己的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15.png

采访的最后,李晔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宝鸡人,他见证了这几十年来陈仓大地上发生的深刻变迁。如今,宝鸡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利,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些都让他感到十分欣喜。

“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但艺术是无涯的。”李晔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要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宝鸡的蓬勃发展中获得创作激情,用自己手中的笔墨,讴歌历史,记录时代,书写宝鸡高质量发展的华美篇章。

编辑:邱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