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无处不在,188金宝搏手机app 给你最好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看中国来宝鸡·深度报道(二)】青铜瑰宝 礼仪重器——出土于宝鸡的青铜盘探秘

发布日期:2024-09-27 10:33:52 阅读量:2018

盘中有春秋,盘中藏礼仪。

在宝鸡这片沃土,一件件青铜瑰宝的土,不仅光耀着中华,也震惊着世界。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史墙盘、逨盘,这四个青铜盘出土于宝鸡,尤其受到关注。近日,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倾听『青铜』之音,感受千年礼仪与文明的传承。

施行沃盥仪礼的贵族器物

“逨盘被誉为‘青铜史书’,盘内有372字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铭文最长的青铜器,这气势恢宏的长篇铭文使它成为‘中华第一盘’。”9月20日下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游人如织,解说员正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记者眼前的逨盘,看起来虽器身斑驳,但造型独特、纹饰精美。

那么,何为盘呢?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郑苗解释道,青铜盘是青铜器中的盛水礼器,乍一看像现代人用的平底锅,一般为圆形,因为要用来接水,所以体形比较大,盘体通常有附耳、圈足,盘身则有纹饰、兽首装饰等。青铜盘常与青铜盉(hé)或青铜匜(yí)搭配使用,使用场景为盥洗礼。在《礼记》中有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意思是说在行沃盥之礼时,年轻的仆人端着接水的盘,年长的仆人捧着装水的器皿,请贵族洗手,洗完后递上手巾。一般在祭祀和用膳时,都要行沃盥之礼。《左传》中“奉匜沃盥”的记载,描写的也是这一礼仪。盘与盉或匜配合使用,是西周贵族们行“沃盥之礼”的重要器皿。

虢季子白盘

“中国古代优秀的礼仪文化传承至今,备受推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周礼核心价值的延续,可以说古今结合,一脉相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郭晶说,“礼”的古字,像两串玉盛放在器皿或祭坛至上,以示祈求福佑。“为了让更多游客更直观地知晓古人的礼仪规范,我们在展览的墙面上设置了‘青青铜铜小课堂’之‘西周餐桌礼仪’,用IP形象和简洁易懂的表述告诉大家,古人在饮食过程中都有哪些小礼节,而这些小礼节在现代社会又演变成怎样的文明规范。”郭晶说,小课堂将青铜文化与当下文化生活相结合,让文物参观由沉重变活泼,由高冷变亲切。

见证西周历史的青铜史书

“周代贵族非常重视祭祀先祖,不少青铜器铭文都颂扬祖先的业绩,歌颂祖先的美德,从而保持世家的尊荣。比如逨盘和史墙盘的铭文,就记叙着家族的荣耀。”郭晶说,2003年在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的西周宣王时期的逨盘,其铭文主要记载了单氏家族从单公到逨,八代人分别辅佐周文王至周宣王12位周王的历史和贡献,可以说是逨赞颂家族的一部家族史,铭文中纪念周王的册命赏赐,其中不乏西周中晚期金文中公文式的套话,但弥足珍贵的是,在称颂列祖列宗的同时,也基本历数了西周诸王,是铜器铭文中所见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其世系顺序与《史记·周本纪》全然一致,因此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郭晶补充道。

游客参观史墙盘

事实上,佐证《史记·周本纪》中关于西周诸王世系正确性的铭文还有史墙盘铭文。记者在参观中看到了展柜中的史墙盘,眼前的史墙盘看起来比逨盘小了一圈,但依然典雅庄重。郑苗告诉记者,史墙盘收藏于宝鸡周原博物院,此次被借来进行展览。1976年在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出土,又称墙盘,“史”为官名,“墙”是作器者的名字。史墙盘铭文分前后两段,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等王的重要政绩,后段追孝祈福,记述微氏家族的家史,自从远祖微子启弃商归周后,世代担任史官,并得到周王的信任,反映出周王不计前嫌广纳人才的明智之举。

史墙盘

多位专家学者都认为,史墙盘翔实概括了西周前期百余年的历史,可与《尚书》《史记》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因此,人们赞誉史墙盘为青铜史书。

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历史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文字资料。它是补苴罅漏古籍文献的重要实证,又以直观的方式带领游客穿越回那段尘封的历史。来自云南的纳西族游客木劲松边欣赏边赞叹:“太惊艳了!”他说,青铜铭文大多记叙的是有关国与家的内容,而在世界的各民族中,只有中华民族是家国一体,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一体,就是天下。正是有了这个概念,我们的民族才更加团结奋进。除此之外,木劲松还认为,圆形的青铜盘还有团圆、圆满的意义包含其中,这也是国人的情结和执念。这趟宝鸡之旅,木劲松和他的同伴们欣赏到了如此多的青铜器,大家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盛开文明奇葩的金文书法

在严肃的史学价值之外,青铜器不仅“秀外”而且“慧中”。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虢季子白盘,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宝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盘的圆口造型,而是像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浴缸,四壁各有一对兽首衔环耳,盘身饰有波曲纹。郭晶说,虢季子白盘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不仅因其历史价值,其铭文堪称书法艺术中的一颗耀眼明珠。铭文书风如水中月,恬静淡然,细看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

散氏盘

同样是晚清四大国宝之一散氏盘,在清代乾隆年间出土于宝鸡,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转让契约,内容涉及西周中晚期诸侯国围绕土地分配问题发生的一场公案。郭晶说,《散氏盘》铭文表现出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乐趣。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但仔细品味,就能体会到其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的妙趣。它既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西周中晚期,礼仪制度逐步确立,整齐规范的审美文化开始兴起,于是出现了以史墙盘为代表的金文秩序。史墙盘的铭文以四言为主,词藻华丽,自成段落,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篇带有骈体风格的文章。

逨盘

“你看,铭文布局上下字体间隔大于左右间隔,点线较粗,笔势厚实,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周中期铭文的特点。”郭晶指着史墙盘内的铭文解释道。再看逨盘铭文,依旧遵循着规范的秩序,行列分布均匀整齐,字形端庄而不刻板,文字均匀对称,凸显了整体章法上的统一感和秩序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从这些铸造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中,我们看到祖先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是那般精益求精,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更让我们感受到它典雅和谐的特质与中国文化含蓄深邃的特点紧密契合。”青铜重器,以盘为引。一个个青铜盘藏礼于器,器以载道。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不妨来宝鸡,在后土吉金、钟鼎彝铭中,感受中华文脉的深远绵长。(宝鸡日报)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