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80004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057号 陕ICP备06006751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0917-3376965 邮箱:baojijb@126.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手机举报app下载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企举报专区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188bet金薄宝 联系电话:0917-3376965 邮箱:bjnews@163.com
三月,青砖黛瓦的六营村,春意盎然。凤翔罩金漆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宝成的非遗工坊就坐落于此。他在这里制作非遗工艺品,也传授非遗技艺。
六营村是凤翔非遗的聚集区。在这里,类似刘宝成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一个个非遗工坊里,不同门类、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这是六营村与非遗项目的深度“握手”,也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六营村因势利导,不断探索,坚持对非遗进行挖掘与整理、保护与传承,通过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工作,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摸索开展非遗研学、亲子互动等沉浸式活动,让非遗绽放出迷人光彩。
六营村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形成了年生产规模30万件以上的泥塑产业基地,带动泥塑从业者近百户。六营村泥塑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带动包装等相关产业收入达7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六营村的文旅融合发展,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产业,不断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非遗绽放无限生机。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工坊入驻六营村,六营村里也有了更多可以讲的故事。非遗美食、非遗技艺、非遗表演……到六营村看非遗,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六营村多种形式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和生动实践值得借鉴与推广。(陕西日报)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