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宝鸡眉县:多措并举打造靓丽文明底色 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

发布日期:2023-12-27 17:04:51 阅读量:2899

在小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在街头,车让人先走,礼让斑马线;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正成为“新食尚”;在乡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领新风尚……

在眉县,这座因张载关学思想而著称、又因扶眉战役红色基因而坚韧的小城,正在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漫步在这座城市,文明的新气象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眉县聚焦群众新需求,以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凝聚起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106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6个,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强音”。

以德育人,激发乡风文明“内生力”

深入眉县横渠村,脚下是洁净如洗的乡间小径,眼前是整洁有序的农家宅院,独具特色的村文化墙无声地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这个小村不仅是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故乡,也是共和国上将李达的出生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和谐向上的乡风民风在此交融。

近年来,横渠村充分利用家风馆、李达将军故居和村史馆,对村民进行家风家训的宣传教育。这些家风文化元素不仅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通过统一制作悬挂在每个家庭显著位置的展示牌,时刻提醒着村民言行举止的规范。

横渠村党总支书记严春春介绍,这些年,在文明新风影响下,横渠村严平安、魏一平、秦永宁三位村民相继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的冯香爱、自强不息的吴春来等典型人物被推选为宝鸡市道德典型。通过这些身边好人好事的耳濡目染,横渠村民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

“我们横渠村现在的社会风气,是更看重德行而非财富,村民们普遍重视教育,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品德和才能。目前,村里已经出了12个博士后,500多个娃考上了大学。”严春春骄傲地说。

在眉县,横渠村只是众多文明村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眉县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把文明乡风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特色村庄文化。这种以文化铸魂、以文明化人的做法,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更让乡土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常兴镇郭何村,“扶眉战役始末”“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斗”等主题壁画震撼人心。这些壁画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在无声中传承着红色基因,弘扬着革命精神。近年来,郭何村持续开展各种红色主题活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革命传统教育深入人心。

“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我明显感觉到村民们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更自觉主动维护村庄形象,积极创建美丽庭院,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何村党支部书记赵恩强说。

如今的郭何村,每个庭院都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孝亲庭院、园林庭院、书香庭院等各具特色,“颜值”与“内涵”并存。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家家门前的小花园、小菜园不仅美观实用,更在无声中传递着勤劳、朴实、厚道的乡土文明精神。

一面面文化墙掩映在村庄院落间,润物无声的影响着群众生活;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创建评比活动,点燃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家里现代化,清水绕人家”的景象在眉县处处可见,新农村的村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打造品牌,扩展文明实践“服务圈”

“这上面是开锁公司的电话,您需要就打这个电话。”12月19日,在眉县首善街道景贤社区的服务大厅里,景贤社区书记兼主任黄勇正拿着一张黄色小纸条交给一位年迈的居民。

黄勇介绍,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景贤社区特别推出了“便民小纸笺”项目。这些小纸笺上印有各种日常联系方式,如开锁、订酒店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社区还设有爱心驿站,提供消毒液、针线盒、雨伞等日常用品,社区的舞蹈室、书法室、剪纸室、儿童游乐室、图书角等功能性房间,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景贤社区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服务,更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近年来,社区不断延伸组织触角、创新服务载体,探索打造“六心六色”党建品牌。这一品牌以社区党委为中心,联合居委会、监委会、群团组织、物业服务小区、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1+6”共治模式。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惠民,也要靠民。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之时,景贤社区也在持续铸就精神文明高地,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我们通过网格化管理、以志愿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社区环境以及丰富群众精神的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植入在每一位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黄勇说。

为了美化社区环境,让“旧院落”焕发“新生机”,景贤社区联合住建部门,实施三无小区“幸福家园”建设工程,打造了涵盖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平安创建、孝道文化、家风家训等六大内容的文化长廊。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景贤社区正是眉县以“一社一品”创建为载体、立足社区党组织打造特色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眉县以“一社区一特色”为抓手,把群众需要的服务作为“主打特色品牌”,优化社区品牌创建,使社区特色品牌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张名片。例如,平阳社区紧抓党建引领,聚合社区治理资源,确定“五联”共治,打造“五色”服务圈的工作品牌;东盛社区以服务居民为中心,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成立聚华上海城商圈发展新模式,打造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基地,实施“一体两翼四推动”的商圈党建治理格局,走出一条社区统筹、商圈领跑、商户聚合的区域化党建融合之路,实现基层治理与商户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除了社区品牌,眉县还根据文化特点,探索“理论微宣讲+文化文艺+文明实践”模式,推广“理响眉坞”“文明播报”等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眉坞夜话·今日有约”文明实践品牌,擦亮了“城市名片”。

一个个社区特色的形成,一个个文明品牌的创建,为当地的群众带去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更促进了居民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的加速形成。

厚植沃土,推动文明底色更靓丽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滋润城市。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2022年以来,眉县立足自身实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网络”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仅在张载文化广场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在全县8个镇(街)、97个村(社区)建成8个实践所和97个实践站,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等处设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6个,一个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的文明实践阵地格局在眉县逐步形成。

“我们依托‘1+8+95+N’(1个中心、8个所、95个站、N个实践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紧贴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土人才、模范人物、文艺志愿者等群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立介绍。

眉县还在定期开展文明实践系列宣讲活动的基础上,推出“村村响”新模式,通过遍布全县各村的520多个喇叭终端,向全县各村同步音频直播。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不仅深受群众喜爱,也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

与此同时,眉县通过加强学习宣传、抓好阵地建设和建好各种志愿服务队伍,夯实工作基础,筑牢文明实践硬支撑。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分别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技科普、法制宣传、教育体育、环境保护、扶危济困、医疗健康8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和张载关学宣传志愿服务队、扶眉战役红色革命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等1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还指导各镇(街)、村(社区)成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74支,注册志愿者9600余人,为文明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如今,文明实践已经融入了眉坞大地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爱心妈妈”“好家风传万家”“猕猴桃专家”“关学新声”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还是各辖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场馆,都让文明实践成为了这里的群众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截至目前,眉县已经有8个县级以上文明镇、63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宝鸡好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新时代好少年”等不断涌现。

文明实践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眉县将自我加压、砥砺奋进,常态长效向纵深推进文明实践,让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相互造就,持续推动更高水平的文明建设,为眉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文明力量。(中国报道杂志社)

编辑:李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