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国家权威发布:事关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相关事宜

发布日期:2023-12-11 18:46:07 阅读量:3002

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相关指引,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相关防控知识。为引导广大市民科学做好相关疾病防控工作,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相关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image.png

一、规范佩戴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2023年12月9日,国家疾控局公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重点如下: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 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

2. 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 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三)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 进行体育锻炼时。

2. 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 3岁及以下婴幼儿。

(四)口罩选择

1.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

3. 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

 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image.png

二、重点防控措施

2023年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涉及公众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

(一)尽早接种疫苗

1. 关于流感疫苗接种,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病、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目前,各地疫苗供应充足,呼吁公众积极、主动、尽早地接种疫苗,这既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身边的家人。

image.png

2. 关于老年人接种,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接种流感疫苗既能减少感染,又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因此老年人始终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image.png

3. 关于校园人群接种,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指出,学校、托幼机构通常人员比较密集,而且内部相对封闭,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机构。学校、托幼机构要尽早及时接种疫苗,学生、教职员工应该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

4. 关于如果已经出现流感样的症状,但是没有确诊自行痊愈的情况下,是否还应该继续接种流感疫苗?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如果已经出现了流感样的症状,在没有确诊自行痊愈后,这种情况还是建议继续接种流感疫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多种病原感染可能都会出现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的症状。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是感染流感病毒,也可能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最常见就是普通感冒。二是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和亚型可以引起流行,而感染了某个型别或者亚型后,还存在感染其他型别或者亚型的风险。而流感疫苗则是覆盖了多种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多价疫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三价和四价的疫苗。如果感染上了某种型别的流感后接种疫苗,其中包含了其他型别的流感成分,依然能够发挥预防该型别流感的作用。因此,即使近期出现过流感的感冒症状,痊愈后还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5. 关于流感疫苗接种,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指出,人们对疾病的危害性,还有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认识,其实都会影响大家接种疫苗的意愿。首先,流感危害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人群对于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其像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这些人群感染流感之后带来的影响或者危害会更严重,可能会出现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年由于全球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可以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死亡。其次,疫苗有效性。科学研究与接种实践都证明,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减少流感样症状39%,减少确诊流感49%,减少相关并发症28%。另外一个重点人群就是儿童和在校学生人群,对于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集中接种,可使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的发生风险减少50%-89%。流感疫苗高接种率可以有效减少缺课的风险,对于缺课的预防效果大概是53%。最后,疫苗安全性。流感疫苗在全球还有咱们国家其实都已经使用了数十年,长期的接种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疫苗,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6. 关于其他疫苗接种,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今冬明春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对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还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对于儿童而言,建议在继续做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还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

(二)做好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

1. 对于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机构和场所,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指出,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一是要尽早及时接种疫苗。学生、教职员工应该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二是要加强环境清洁,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不过冬春季大家知道室外温度比较低,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三是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缺勤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建议不带病上岗上课,防止将传染病传入我们的学校或者教室。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一是要做好交通工具内部的清洁消毒,保持交通工具内部的空气质量,要定期通风换气;二是要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建议佩戴口罩,降低暴露和发病的风险,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image.png

2. 老年人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养老机构如何做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指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关注养老机构动向,做好防控机制平急转换准备。二是加强科普宣传。动员具备身体条件的老年人接种流感等疫苗,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卫生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三是守好养老机构“大门”。对探视、维修、快递、检查等外来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观测,要求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发现外来人员有疑似呼吸道疾病症状的,要及时劝阻入内,采取无接触探视或更换健康良好服务人员提供入院服务,防止传染病引入。同时,指导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做好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分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四是做好养老机构内部防控。养老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服务时工作人员要佩戴好口罩,每日开展健康监测,不带病上岗。入住老年人也要每天开展健康监测,老年人的居室和公共活动区域要定时通风换气,发现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要及时送医就诊。

3. 在目前多种病原体流行的环境下,当家中既有幼童又有老人时,要注意哪些防护事项呢?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指出,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幼童的免疫系统通常有可能还不健全,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建议再加强以下防护措施:第一,刚才已经提到了,尽早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其实是可以减少感染,降低重症发生的风险,也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幼童和老年人应该尽早开展新冠、流感、包括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第二,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幼童、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相对密闭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去的时候,建议要佩戴好口罩,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第三,要加强对老年人和幼童日常健康监测,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要遵医嘱,科学、安全地用药。此外,家庭成员如果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其他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避免接触我们所说的幼童和老年人。当家里有咳嗽或者发热这种呼吸道症状的孩子就诊时,做好患儿和自己的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4. 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探视、采购、慰问等外部人员进入养老机构增多,人们进入养老机构时应注意哪些探视事项?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指出,做好养老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保护好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在指导养老机构积极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也希望因为探视、采购、慰问等原因要进入养老机构的外部人员,共同配合做好相关的防控措施。一是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合理选择入院时间,如出现了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的人员,建议暂时避免进入养老机构,待康复之后再进入,或者更换其他人员。需要陪伴老年人到医院开展治疗的,在一定时间内频繁进入养老机构的,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二是进院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像快递、外卖、维修、外包服务等人员,需要临时性进入养老机构开展服务的,要做好手卫生、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老年人。鼓励探视人员在固定区域,而不是在共同生活区与老年人见面,或通过视频、电话等无接触方式来探视。探视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的时候,应该全程佩戴口罩。三是短期返回家中的老年人,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因为过节团聚或者其他原因,把老人接回家里短期休养的家庭,要每日关注老年人在家的健康情况,因为在机构里和在家里的生活环境还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年人在家里患上了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建议康复之后再返回养老机构。如果期间确实需要返回养老机构的,请提前跟养老机构联系沟通,以便养老机构做好相应的安排。

(三)打了流感疫苗需要多久才会发挥保护作用,在发挥保护作用之前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针对该问题,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流感疫苗一般在接种两周后就会产生保护作用。但是呼吸道疾病容易传播,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风险。具体包括:一是要科学佩戴口罩。如果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去医院就诊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详细可以参考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印发的《公共佩戴口罩指引(2023版)》。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毛巾等遮住口鼻。在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以及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要及时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三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此外,日常还需要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并定期开窗通风。(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