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宝鸡陈仓区:“新风堂”里扬新风 文明婚俗入人心

发布日期:2023-11-02 08:33:16 阅读量:2505

“‘新风堂’给村里送来了新风,这几年村里年轻人结婚都选在‘新风堂’办,戏台变舞台,乡亲们欢聚一堂,场面可热闹着呢!”10月30日,谈起农村婚俗的变化,陈仓区东关街道巩家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平笑着说。

李军平口中的“新风堂”,是巩家泉村的旧礼堂。巩家泉村北依周原,南邻渭水,陇海铁路和西宝中线从村前穿过。凭借交通便利的优势,巩家泉村发展成为经济条件好、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群众手里有钱了,“红白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也开始抬头,不时出现铺张浪费现象。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有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2017年,为了在村里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巩家泉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村上的旧礼堂进行了升级改造,内外部重新装修,添置了2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60套实木桌椅和相应的灯光、音响设备和大型厨房灶具等配套设施,为集体和村民举办活动、办“红白事”提供了阵地。

“村民在‘新风堂’办‘红白事’,由村委会提供桌椅等配套设备,不收取任何费用。”巩家泉村红白理事会监事王天柱说,村民办红白事,不能大操大办,最多不超过30桌,每桌费用不超过200元,杜绝铺张浪费。

这是陈仓区推进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仓区启动“除弊呈新,为爱护航”工作,把婚俗改革、倡树新风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印发《规范党员和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等文件,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嫁娶报备制度;陈仓区文明办、民政局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号召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乡贤能人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当好示范户;同时,根据城乡经济差异,对彩礼金额、喜宴桌数、人情随礼等分别制定上限标准。

在陈仓区,共有13个行政村和巩家泉村一样,改造原来废弃的戏台、礼堂和厂房,开设红白事办事大厅,有效解决了农村婚庆活动随意设障、占道搭棚、阻塞交通等不文明现象。全区组建了30支红白事服务队,开展“移动厨房”下乡等活动,提供食品采购、烹饪、服务“一条龙”,服务价格公开透明,服务内容“菜单式”勾选,严格定人、定量、定标准。

10月31日,在陈仓区东街社区金元巷口袋公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云向过往居民宣传婚俗改革相关知识,讲解红事操办标准,引导居民抵制高价彩礼。

“居民中老年人较多,我们给居民发放《婚事简办树新风倡议书》,为他们讲解倡议书里的内容,呼吁大家遵从文明节俭、简约时尚、文明婚俗的新理念,经历过儿女婚姻的大爷大妈都很认同现在的新理念。”张云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陈仓区邀请专业社工、婚姻家庭咨询师开展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的“六进”宣讲活动等500余场,覆盖群众6万余人,在社区、农村营造了浓厚的树新风氛围。在渭河湿地公园,陈仓区建成了婚俗文化主题公园,倡导婚俗新风;搭建交流平台,成功举办“牵手相伴,情满陈仓”等大型相亲联谊会4场次,形成政府搭平台、机构送服务、群众得实惠的良性互动。

“婚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区承担省级婚俗改革试点任务后,我们探索形成了‘35456’婚俗改革模式,以‘三个带头’倡导新风尚,‘五个融合’形成新格局,‘四个节点’促进新提升,‘五大工程’展现新作为,‘六项成果’呈现新景象,坚持平台建设和服务提升相结合,着力推进婚俗改革落地见效。”陈仓区民政局副局长郭宏丽说。(群众新闻)

编辑:李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