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宝鸡:10余个劳务品牌如何撬动31万人就业?

发布日期:2023-07-31 11:07:29 阅读量:2854

2022年,岐山“一碗面”经济产值达148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

2022年,千阳县全年销售刺绣产品680多万件,产值达8600万元;

近3年来,凤县实现了林麝养殖规模、公司数量、麝香产量3个“翻一番”……

这是宝鸡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持续推动“一县一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喜成果。

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普通群众,让蓬勃发展的县域首位产业发展成果变为老百姓鼓起来的“腰包”?

“老百姓对当地的特色产业有基础、有感情。近年来,我们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地域文化,因地制宜探索打造出‘西岐名吃’‘千阳绣娘’‘凤县麝工’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优秀劳务品牌,不但让想留在家乡的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高薪就业,更是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了一技傍身,能更有底气、更有尊严地走出去。”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邓智勋说。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劳务品牌,就是一张张响亮的“就业招牌”,撬动了宝鸡全市31万劳动力充分就业,为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7ae1a437c40d546689f388c51711149.png

技能培训让劳务品牌更具含金量。图为岐山县“西岐家政”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现场。 陕西日报记者 段承甫摄

镜头一 “西岐名吃”烹出生活好滋味

回首脱贫路,庞珍妮将人生转折归于3年前那场将信将疑的“中式烹饪师”培训。

36岁的庞珍妮是岐山县北郭村村民,经营着一家中式餐馆。7月11日,记者见到她时,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自信大方、开朗健谈的女强人曾是贫困户。

“我以前不爱和人打交道,整天在家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一家人全靠老公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庞珍妮笑得很坦然。

刚结婚时,她跟着老公在北京、西安、南宁等地务工,后来为了照顾孩子上学,返回家乡照顾家庭。

2020年初,庞珍妮听说县里有个“中式烹饪师”培训,学技能不收费,还能推荐上岗。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培训班。

岐山素有“陕菜之乡”“中国臊子面之乡”的美誉,经过多年发展,“一碗面”经济已成为岐山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让更多群众镶嵌在“一碗面”经济的产业链上,岐山确定了“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为群众提供规范标准的技能培训,助力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庞珍妮参加的“中式烹饪师”培训正是岐山“西岐名吃”劳务品牌的特色技能培训班,授课内容包括西岐名吃、名菜、名品制作,以及菜品搭配、菜品陈列等课程。

“3个月的培训,我与50多名学员交流学习,既学理论,又学实操,不仅学了本领,眼界也一下子打开了。”庞珍妮回忆,课程一结束,她就决定开一家餐馆。

北郭村毗邻中国·周原景区,平日里不缺往来的游客。庞珍妮与老公商量后,两人在2020年“五一”前,开起了名为“深巷庭院”的中式餐馆。

靠着一手好手艺,庞珍妮的餐馆一天比一天红火,她的信心也一天比一天足。

“今年‘五一’假期,我的餐馆生意非常火爆,每天收入上万元,很多顾客都说下次还来我们家!”谈起餐馆的经营状况,庞珍妮露出自信的笑容。

在岐山县,约有9.3万人和庞珍妮一样,经过“西岐名吃”劳务品牌的系统培训实现就业创业。不少创业者和技能人才甚至走出宝鸡,在全国各地经营起“西岐名吃”旗舰店、示范店、臊子面店。

从岐山走出去的创业者谢新辉在甘肃兰州开起了“金穗岐山食府”餐厅,臊子面、臊子排骨、臊子夹馍等十多种小吃成为餐厅的招牌菜;陕西小伙赵宝研在法国巴黎开了一家面食店,专卖岐山小吃,深受当地居民青睐……目前,岐山人在西安、榆林、深圳、武汉等地开设臊子面和擀面皮旗舰店、连锁店近千家,外出从事“一碗面”餐饮服务人员达1.4万人。

“有一技傍身,不愁没有钱挣!我们举全县之力打造‘西岐名吃’劳务品牌,就是为了让百姓创家业、让能人创企业。”岐山县就业管理局局长王兴科底气十足地说。

4f3574a1e4fbd3883d1cff1070b73ad.png

“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代表陕西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 岐山县就业管理局供图

近年来,岐山县把做大“一碗面”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把培育“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实施产业引导、技能培训、延伸链条三大就业战略,全力做好技能人才支撑,聚力拓展劳务品牌规模。

2021年,“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代表陕西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荣获“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两项全国大奖。如今,“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产值超140亿元,培育孵化食品类企业超500家,带动9.3万人就业创业,劳务品牌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镜头二 “千阳绣娘”织就增收新锦囊

2022年春节,奥运冠军谷爱凌头戴虎头帽向全国人民拜年。一时间,虎头帽成为各网购平台上的热搜爆款。

谷爱凌戴的虎头帽来自“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千阳。在这里,“西秦刺绣”作为国家级非遗广为流传,带动1.3万余名“千阳绣娘”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就业。

7月12日,记者在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看到,造型可爱、工艺细腻的虎头帽、虎头披风、虎头鞋、各式香包琳琅满目。加工车间里,十几名绣娘分工制作着虎头披风和小香包,两名工人操作着机绣设备生产布料。

10e38a0c6727c74a9dbd2aefcbcb13d.png

在千阳县金达莱刺绣合作社,附近社区和村庄的绣娘在就近务工。 陕西日报记者 段承甫摄

“刺绣商品走俏得很。”千阳县金达莱刺绣合作社理事长王海燕滑动着屏幕上的订单界面介绍。

在合作社务工的绣娘大多来自邻近的社区和村庄。她们不仅能学习刺绣技术,也能在车间长期务工。在缝纫车间制作虎头披风的余改丽就是其中一位绣娘。

余改丽住在邻近的移民搬迁小区安馨家园,距离合作社仅10分钟左右的路程。几年前,丈夫意外离世后,她一人肩负起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

“2018年,我住进小区后,看到社区的培训招工信息就报了名。学了半个月左右,我就可以上手加工。每天早上送完孩子上学,我就来合作社上班,中午还能回家做饭照顾老人。有时,我还能带半成品回家里赶工,旺季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一年下来够我们开销。”余改丽满意地说。

“西秦刺绣”过去大多依靠绣娘们向祖母、母亲和亲戚邻居中技艺高超者学习而传承下来。为了推动“西秦刺绣”产业化发展、惠及更多群众,千阳县确立了“培训赋能、实训强技、竞赛提质、政策激励、联动畅销”思路,大力培育“千阳绣娘”劳务品牌。

“依托合作社、非遗工坊、公司等经营主体,刺绣产品有了统一设计、统一样式和标准,最后统一销售、计酬。全县1.3万余名留守妇女用勤劳双手绣出美好生活。”千阳县人社局局长王陆平说,目前,“千阳绣娘”劳务品牌经济产值达8600万元,刺绣艺人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

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千阳县按照“需求导向,因需施培、因地制宜”原则,成立全县劳务品牌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劳务品牌打造工作;高标准建成公共实训基地,组织刺绣从业人员学习培训100多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加强与陕师大等高校的校企合作,设立校外刺绣实践和研学基地,做精“千阳绣娘”劳务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劳务产业品牌化建设,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健全劳务品牌认证体系;丰富技能提升途径,年开展‘千阳绣娘’培训30个班次以上;精心育优‘千阳绣娘’劳务品牌,持续提升县域劳务品牌影响力。”千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宏伟说。

镜头三 “凤县麝工”育得林间满芳香

凤县是镶嵌在秦岭陕西段西端的一颗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0.4%,是林麝的最佳适生区之一。

7月13日,记者走进凤县河口镇,静谧的山林中偶尔传出几声鸟鸣,养殖大户王能华的林麝养殖基地就建在山脚下。

“林麝生性胆小、喜欢安静,对生存环境比较挑剔。但林麝不挑食,饲料、桑叶、萝卜、黄豆都能吃。饲养林麝还不占用农忙时间。”王能华一边给林麝添水、喂食,一边介绍着眼前这些“小精灵”。

从3头林麝起步,到最多存栏60多头,48岁的王能华已经养了19年林麝,成了凤县小有名气的林麝养殖“土专家”。他不仅在周边村镇授课,还经常到外地传授林麝养殖技术。

在凤县,像王能华一样从事林麝养殖的“麝工”有1.2万余人。20世纪80年代,凤县开始探索人工养殖林麝,经过30多年的培育发展,目前,林麝产业已是推动凤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凤县林麝人工养殖规模达2.6万头,存栏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麝香160.6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林麝之乡”。

为了推动林麝产业质效齐升,让更多群众镶嵌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凤县确定了“凤县麝工”劳务品牌,在培育技能人才队伍的同时,以品牌效应带动就近就地就业和劳务输出。

“‘凤县麝工’劳务品牌的一大特点,是其技能体系具有独特性。”凤县人社局局长陈安平说。为了锻造“麝工摇篮”,凤县健全专业院校、职业技校、培训机构、民间师承四级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徒、匠、工、师”技能人才梯队;依托高校和“土专家”,常态化开展林麝人工养殖长、中、短期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2022年,凤县成立了全国首个林麝产业学院,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智力与人才支持,长期定向培养林麝人工养殖和疫病防治专业人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林麝产业发展。

为了建好育强劳务品牌,凤县成立了劳务品牌建设工作专班,设立劳务品牌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探索建立了长中短三期衔接、县镇村三级联动、高中低三层同建的“三三制”劳务品牌创建格局。同时,依托县、镇、村劳务就业服务组织,多形式开展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推荐活动,加强用工信息对接,促进精准供需匹配,加强劳务协作,拓展劳务品牌就业渠道。

在“凤县麝工”劳务品牌的引领带动下,凤县麝工人才队伍逐渐壮大,麝工技能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培育形成饲料加工、饲养、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体系,带动群众3000多户1万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2350元。同时,凤县向省外输出林麝技工,月平均工资收入超1万元,大幅提升了群众就业质量。

“凤县麝工”铺就秦岭山区群众的灵活就业路;“千阳绣娘”绣出留守妇女稳岗增收的锦囊;“西岐名吃”打造出地域优势带动群众致富的特色路……目前,宝鸡各县区创建的劳务品牌,已初步呈现出“特点鲜明、技能突出、就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

“我们将不断加大对优秀劳务品牌的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完善机制、强化宣传上下功夫,力争‘十四五’末新培育创建20个以上市级劳务品牌,推荐上报5个以上省级劳务品牌,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劳务品牌,更好助力群众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宝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林说。(陕西日报)

编辑:李雪彤